地图书知识库
地图书 / 地图书知识库
地图书知识库文档、教程、公告、反馈、更新等
地
地图书

地图书代表参加第十一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并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21年7月7日到10日,地图书人文地理知识库创始人曹江与合伙人高英健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国际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林珲教授于2009年发起,中国 区域科学协会、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支持,旨在探讨空间思维与技术方法在人文、历史、艺术、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和创新。

      本次会将聚焦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体现“智汇人文,深洞社会”。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计算机视觉、艺术、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健康学、管理学等文理工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感兴趣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和学生出席并参与研讨和交流。共设有“艺术与地图”、“地理多元流网络化挖掘及社会分析”、“文史地理信息大数据建设”、“文明进化与历史GIS研究方法创新”、“文化遗产GIS”、“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大数据与数智人文”在内的8个分论坛。

会议期间,地图书代表和与会学者就数字人文产业发展,人文知识共享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沟通和交流,达成了数个合作意向,并合影留念。

地图书代表与参会学者合影留念

会议结束后,地图书代表又于7月11日专程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进行了数字人文信息建设为主题的技术交流。交流结束后地图书代表继续赶往重庆。

和徐永明教授交流

7月12日晚,多位在上海的地图书和观沧海(ageeeye.cn)老用户一起聚餐,交流了近几年来工作、生活和学习经历,一起回顾了平台多年来的发展过程,并就平台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地图书和观沧海一脉相承,一个致力于人文知识库开放共享,一个则面向历史地理在线制作分享。多年来在用户的支持和赞助下不断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历史地理青年学者群体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与老用户聚餐

7月13日,地图书代表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徐建平副研究员、孙涛工程师在内的多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交流,并作了名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意义和技术实践”的报告,同时也交流和地图书平台和复旦大学即将发布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经验,并回答了在场师生的诸多问题。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交流

最近数年,数字人文可谓越来越热,我国大陆因此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数据库和应用平台。但这些平台的开放和标准化程度并不够,并不能很好地成为数字人文基础设置。地图书总结了国内外数字人文平台和开源共享领域的发展经验,提出了自己关于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认识,并介绍了平台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2年前发布 6月前编辑